自古以來,華夏大地上生活著許多民族,
這些民族時而崛起,時而沒落,一起分享著華夏文明的興衰榮辱,又各自在歷史長河里書寫著自己的民族傳奇。
每個民族都有一段悠久的歷史,每個民族都是一個不朽的傳說。
山霧輕飄,輕雨氤氳,青山綠水間,時光在流淌,風起云涌中,歲月在飛逝。
青蔥山麓有了耕耘的身影,綠水河畔有了浣洗的身姿!
在浙西南的大山深處,一個部族在這里繁衍生息,一個民族在這里聚居傳承!
畬族,一個生僻而又陌生的名字,
畬族,一個古老而又神秘的民族。
我們有幸探尋~
近日,浙江省投融資協會攜手騰訊公益、浙江省陽光圓夢基金會、第九世界公益,以及草根投資、多多理財、優選理財等會員單位共同發起“大美畬族,霓裳校園”——尋找麗水畬族學校特色校服公益活動,來到浙江麗水景寧畬族自治縣,通過考察當地的民俗風情,結合民族文化,為景寧畬族鄭坑鄉中心小學的孩子們設計一套具有民族特色的校服,保護和傳承當地文化。
志愿者一行從杭州出發,經過4個多小時的車程,經過迂回彎曲的山路,抵達麗水景寧畬族鄭坑鄉。一下車,青蔥的山巒映入眼簾,山上的云霧縹緲浮動,屋舍儼然,像一幅清新淡雅的自然畫。志愿者們不禁驚呼:這里風景真美,像一個世外桃源。本次我們益起旅行的目的,即通過走訪和考察當地的民俗風情,結合民族文化,為鄭坑鄉中心學校的孩子們設計一套具有畬族特色的校服。
志愿者化身畬族少年
體會傳統的畬族文化
畬族,是一個古老的民族,有自己的語言,屬于中國南方游耕民族。景寧畬族于唐永泰二年(766)從福建羅源遷居浙江景寧,距今約1200多年。景寧畬族自治縣是全國唯一畬族自治縣,也是浙江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。
鄭坑鄉,海拔660米,距景寧畬族自治縣城17.5公里,畬族人口1237人,是景寧畬族自治縣畬族人口比例最高的鄉。畬民世代深居山野,深諳察山觀水,其建筑自然就依山傍水,風光旖旎;畬民傳承的傳統畬族文化和傳統習俗如祭祖、煉火、織彩帶、唱山歌、穿畬族服飾等極具民族特色。
漫步在古風淳樸的村子,看到穿著古老畬族服飾勞作的婦女,家門口閑聊的老嫗,嬉笑追逐的小孩,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與和諧。我們走進畬鄉小院,墻上布置別致的植物盆栽,古樸奇特的工具,還有背簍、竹竿、鐵鍋、繡球等畬族特有的競技項目,一下子吸引了志愿者們的注意。
村民熱情地向我們介紹起畬族“龍接鳳”游戲,即男子背著背簍隨時變換身位,努力接住女子拋來的繡球。草根投資、多多理財、優選理財的幾位志愿者還沒聽完介紹,就背起背簍躍躍欲試,女生們紛紛撿起繡球拋向空中,男生跑來跑去也沒接到一個繡球,搖搖頭感嘆:這游戲還是很有技術含量的。
這邊拋繡球,那邊浙江省投融資協會的小伙伴玩起了“搖鍋”,他們有模有樣,雙腳踩入鐵鍋內,擺動身體保持平衡慢慢向前移動,奇怪的動作逗得我們哈哈大笑。這一回志愿者們都化身成畬族少年,體味了一把畬族競技游戲的樂趣。
畬族奶奶還拿出了一件50年前的她結婚時穿的畬族衣服,在服裝設計師和其他志愿者充滿期待的目光下,她把衣服穿在身上,戴好了頭飾,看著身上這件有50多年歲月風塵的畬服,她激動得搓著雙手,志愿者們不停地給她拍照,表示“大開眼見”。年輕的設計師葉子熙看到一件紅色的畬服后,立刻試穿在了自己身上:“這件衣服非常美,很有民族特色,可以給我們設計民族校服提供很多靈感”。
和學生暖心互動
為孩子設計一套民族校服
第二天一早,志愿者一行走進鄭坑鄉中心學校,可愛的孩子們穿戴著民族服飾,用純真的歡笑熱情地歡迎大家的到來。鄭坑鄉中心學校是全鄉唯一的一所全日制小學。學?,F有6個教學班,老師12人,學生56人,學生中50%多是畬族,40%多是漢族,很多孩子是留守兒童,是全縣學校畬生比最大的學校,立志于打造成畬韻特質的農村精品學校。
為了盡快和孩子們熟悉起來,志愿者們和孩子玩起了破冰熱身游戲。“芒小果蹲、芒小果蹲、芒小果蹲完水蜜桃蹲……”孩子們緊緊牽住志愿者叔叔阿姨的手,認真聽著游戲口令,做著動作,深怕一不留神就玩輸了。安靜的校園立刻熱鬧起來,充斥著各種歡呼聲、笑聲,孩子們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,也很快和志愿者們親近起來。
當設計師陳晶和葉子熙來到教室,20多位學生緊緊圍繞著她們?!昂⒆觽?,你們喜歡什么樣的衣服,這次我們是專程來為你們設計一套民族校服的?!比~子熙耐心地詢問著?!拔蚁矚g穿裙子,我喜歡紐扣,不要拉鏈的,我喜歡藍色的…….”孩子們嘰嘰喳喳說個不停。設計師和孩子們積極地交流著他們的服裝喜好,聽取他們的想法和意見。
葉子熙話語中透露著惋惜:“現在中國的傳統文化流失很快,是很令人可惜的事情。畬鄉的孩子會唱畬歌、跳畬舞、會剪紙、會武術,是非常多才多藝的。我們應該為他們設計一套民族校服。走訪過的村莊和村民,也給了我很多民族特色上的啟發?!?
設計師陳晶表示,自己一直對民族衣服很感興趣,這是第一次給小朋友做校服,很開心能參與到其中。和小朋友交流后,她贊嘆道:孩子們很有自己的想法,他們喜歡偏領、扣扣子的校服,女生喜歡帶亮片的裙子,袖子上有彩帶,男生平常喜歡跑跑跳跳,我們要設計一套適合運動的又保暖的校服。
學生搖身一變成剪紙老師
寫下暖心字條感動志愿者
一把剪刀,一把刻刀,一張彩紙,刀走紙舞,毫不起眼的紙張在孩子們一雙雙靈動的巧手下,一會兒就變幻成了活靈活現的動物。在剪紙教室里,孩子們認真地教志愿者剪紙。
剪紙是畬鄉的風俗習慣,當地每逢喜慶節日都要在墻上和窗前貼窗花、喜花、福字等等,所以學生在家長的潛移默化下都喜歡剪紙,加上剪紙工具簡單,材料易找,剪紙成為學生喜歡的活動。
幾乎每個學生都有一本剪紙圖冊,粘貼著自己的剪紙作品。當孩子們和志愿者親近了以后,他們都大方地送我們剪紙作品,還留下了自己的QQ聯系方式。其中一位志愿者被孩子臉上的笑感染了:“原來在這里快樂可以如此簡單?!?/span>
校長表示,鄭坑鄉校立足于實際和當地的風俗傳統,根據本校的教育資源和教師隊伍特點以及學生需求的原則,開展“剪紙”特色教學,推行畬族武術等傳統體育項目,讓畬族文化傳起來,將畬族文化滲入到課堂當中,以滿足每一位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選擇性學習,讓民族文化寓教于樂,真正激發學生們的學習樂趣。
曾經這所學校場地小,籃球場地也只有一半場地,一個籃筐。但校長和老師們努力爭取資源,克服了很多困難,終于擴充了籃球場。學生們這才知道原來籃球場是一塊長方形的場地,有兩個籃筐。同行的協會志愿者陳子軒深有感觸,他相信有一天學生走出大山,在外面打籃球時,一定會記得是曾經的老師教自己懂得了原來籃球場有兩個籃筐,“校長和老師們身體力行的一點一滴舉動,都會在孩子們心中留下種子,這一粒種子某一天會長成參天大樹?!?
晚上,志愿者們圍坐在一起,舉行了一場簡單卻異常熱烈的篝火晚會,在竄升的火苗和迸濺的火星中,大家分享了這幾天的所見所聞,所感所悟。一位志愿者表示:“這里的自然環境清新恬靜,民風淳樸,孩子們很有禮貌有才華,一下子打開了我的心扉,和他們拉近了距離。我希望能有很多這樣公益的機會,去走近他們,利用我們的所長給他們帶去更多的希望和可能性。同時這次貼近大山的旅程,我也受益匪淺,學到很多生活的智慧,畬族當地的文化應該被更好地傳承和發展?!?
短短兩三天時間的接觸,志愿者們已經和學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,一位叫張杏雨的小朋友在紙條上寫了一段話:親愛的姐姐,你可以下次再來看我們嗎?我們在鄭坑鄉校等你,我們會把你記在心里。志愿者們看到后內心充滿著溫暖和感動。
我們約定:善行者心無界,行是行動;界是毗鄰。我們愿用行動,付諸匠心,以畬族文化和忠勇精神為孩子們縫制一套畬族霓裳。
我們許諾:金秋九月,當我們再次踏上這片美麗神秘的土地時,我們將為孩子們帶來只屬于他們的嶄新的特色校服!
9月,讓我們再一次相約畬族,遇見美麗!